昨天,中華民國多了個民進黨政府新創的詞,「回歸校正」,一個你翻遍統計學課本也查不到的詞,消化、分散了新增的721例。那被認列「回歸」的400例,在「特定媒體」報導中,是陳時中部長「#特別幫地方衛生單位說情」,「雙北與各地方衛生單位在這一週疫情爆發期間,已筋疲力盡之下,昨日才回頭重整上萬筆資料。政府高層表示,北市清出1萬多筆、新北清出1000多筆,雙北後來發現有諸多確診個案沒有完成上傳程序,導致有數百個確診病例資料未能順利回報中央。」
好個溫馨感人,中央對地方的體恤,不,先等等!
現行的PCR流程是民眾到院採檢,再由各院登錄 #中央建置的傳染病通報系統,將檢體送至 #中央指定實驗室,結果由 #中央疾管署做判讀,送 #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將確診個案編號,然後公布。
不管是檢驗塞車,還是通報塞車,到底哪個環節是肇因於地方?可以這樣把黑鍋甩了又甩嗎?
疫情當前,日日PCR篩檢爆量是預料中事,我懶得跟綠營辯論「掀牌」還是「蓋牌」,只希望中央行行好,把力氣用在正途,無論是和民間合作擴充PCR檢驗能量,還是讓地方在防疫作戰上有更多的決策空間,都好,就是不要再讓側翼做那麼多哏圖大內宣或打擊異己了。
插地方政府一刀,再「校正回歸」幫療傷,有助防疫嗎?
疫情平穩時,「不要太不滿」(叫你閉嘴就閉),確診數炸裂時「雙北沒順利回報」(叫你背鍋就背),這樣的指揮中心,還不讓基層心寒嗎?當你鋪天蓋地在宣傳阿中部長「一(ㄨㄤˋ)夜(ㄐㄧˋ)白(ㄖㄢˇ)頭(ㄈㄚˇ)」,請想想前線滿臉護目鏡、口罩壓痕,防護衣中汗如雨下的基層醫護吧!